价格联盟暗潮汹涌之一:暗自降价不敢声张:汽车价格谁说了算
价格联盟的汹涌暗流之一:暗中降价不敢发公告
价格联盟的第二个动荡趋势:厂商暗访惩罚经销商
价格联盟风云四起:车价谁说了算
厂家为了控制汽车市场价格,用尽了软硬兼施的各种胁迫手段,甚至还请来了专业调查人员进行公开暗访。一旦发现价格违规,就会罚款,停止供应汽车,甚至扣年终回扣。这么多苦心经营,无非是想通过“价格联盟”来稳定价格体系。但这样一个精心管理的价格联盟真的能奏效吗?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。
价格联盟有用吗?
车市好的时候,厂家不会严格把关价格;一旦有了进货的货币,为了防止经销商私自谋利,厂家就会挥舞大棒严惩。著名车评家钟石表示,厂商是否搞所谓的价格联盟,要看市场情况。如果市场行情好,那么经销商自然不会降价,有的可能会通过二级代理商偷偷摸摸;如果车市不景气,厂家会严把关,经销商也会硬着头皮;但一旦车子卖了不动,市场就好像拿着钱买。为了尽快提取资金,经销商肯定会承担风险。
制造商利用所谓的价格联盟来打击持币购买。目前,新车不断上市,消费者有很大的选择空间。反正钱都在消费者的口袋里,厂家要联合起来扛。然后随身携带。当厂家的库装不下时,自然会以更低的价格处理。
价格联盟强大吗?
所谓的“价格联盟”,是指汽车厂商要求经销商在厂商处额外交纳押金。经销商车辆的实际售价不能低于厂家的最低指导价,否则厂家会罚款押金。但是,一般4S店的经销商也有几个二级和三级代理商。厂家虽然可以通过公开巡查、暗访等方式控制一级经销商柚子联盟代理价格,但只能使用二级、三级经销商。在过去的两年里,制造商允许任何级别的经销商发展二级和三级网络。然而,“超生”造成的渠道管理混乱,是厂商在低迷的市场中不得不吞下的苦果。
另外,对于联盟成员来说,这种价格联盟也是非常脆弱的。当一个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时,个人会员就有可能私下压低价格以吸引消费者增加他们的市场份额。这样,价格联盟等“君子协定”就不会被打破。
价格联盟合法吗?
近期的价格联盟是否违反公平原则柚子联盟代理价格,记者采访了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邱律师。邱律师表示,汽车“价格联盟”违反公平竞争原则,也与我国《价格法》、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相悖。
邱律师表示,当价格联盟仅限于某一厂商内部的经销商时,不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,因为消费者有很多选择;但如果国内几家主流汽车厂商同时联合使用价格联盟,实际上是一种限制竞争的行为。从法律上看,这种价格联盟严重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,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3年7月颁布了《制止价格垄断行为的暂行条例》,以法规的形式明确禁止这种行为。本《规定》明令禁止经营者以协议、决议、协调等串通方式操纵市场价格,以及基于市场支配地位牟取暴利、倾销价格、实行价格歧视等行为。 (记者薛燕)